新中國成立初期,我軍使用的水壺多為從國民黨手中接管的后勤工廠中生產的產品,其形式與日式水壺相似,壺身采用鋁制材料,由軟木作為壺塞,用帆布帶從壺兩側固定,攜行方式采用可調帆布背帶,有的壺身外側還印有八一軍徽,但此種水壺壺壁薄,外層涂漆也不牢固,在行軍作戰時,易受磕碰變形;使用過一段時間的軟木壺塞易變形漏水,當壺里裝滿水做劇烈動作時,會弄濕攜帶者的衣服,如裝的是開水還會導致燙傷。以后,壺塞由軟木改為酚醛塑料螺紋蓋,增強了密封性。也因此成為了當時我國勞動人民便于攜帶的實用配飾。隨著科技的發展和現實部隊作戰需要,希望將軍用水壺變成軍用凈水壺的需求亟待解決,因為在惡劣的作戰環境下,戰士可能不能得到安 全的飲用水,而影響到之后的戰局走向,所以,新一代軍用凈水壺應運而生,在現有軍用水壺基礎上,通過增加加壓和過濾裝置,實現軍用水壺從普通的水壺到軍用凈水壺的轉變。